喜见外弟又言别(唐代·李益) 拼音版、注音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喜见外弟又言别(唐代 李益) 拼音版、注音
喜见外弟又言别(唐代 李益) 拼音版、注音
jiàn
wài
yòu
yán
bié
作者:李益(唐代)
shí
nián
luàn
hòu
zhǎng
xiāng
féng
wèn
xìng
jīng
chū
jiàn
chēng
míng
jiù
róng
bié
lái
cāng
hǎi
shì
tiān
zhōng
míng
líng
dào
qiū
shān
yòu
chóng
原文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翻译
在社会动乱中离别了十年后,竟然在长大成人时意外相逢。
初见不相识还惊问名和姓,称名后才想起旧时的面容。
说不完别离后世事的变化,畅谈停止时已听到黄昏寺院的鸣钟。
明日你又要登上巴陵古道,秋山添忧愁不知又隔几重?
注释
外弟:表弟。言别:话别。
十年离乱:在社会大动乱中离别了十年。离乱:一作“乱离”。
一:副词。可作“竟然”或“忽而”解。
“问姓”两句:“问姓”与“称名”互文见义。
别来:指分别十年以来。来,后也。沧海事: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有如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那样。
语罢:谈话停止。暮天钟:黄昏寺院的鸣钟。
巴陵:即岳州(治今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
背景
  此诗当作于安史之乱之后的藩镇割据时期。唐代自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爆发安史之乱,至公元763年(唐代宗广德元年)结束,旋即大大小小的战争时断时续,一直延续到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785年)才大体告一段落,历时三十年。此诗就是在这种动乱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