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唐代·李白) 拼音版、注音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渡荆门送别(唐代 李白) 拼音版、注音
渡荆门送别(唐代 李白) 拼音版、注音
jīng
mén
sòng
bié
作者:李白(唐代)
yuǎn
jīng
mén
wài
lái
cóng
chǔ
guó
yóu
shān
suí
píng
jìn
jiāng
huāng
liú
yuè
xià
fēi
tiān
jìng
yún
shēng
jié
hǎi
lóu
réng
lián
xiāng
shuǐ
wàn
sòng
xíng
zhōu
原文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翻译
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
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地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
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飞来的明镜,云层缔构城外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注释
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三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远:远自。
楚国:楚地,指湖北一带,春秋时期属楚国。
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江:长江。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
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下:移下。
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仍:依然。怜:怜爱。一本作“连”。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
万里:喻行程之远。
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这首诗具体写作时间不确定,具体有三种说法:一说作于724年(开元十二年),二说作于725年(开元十三年),三说作于726年(开元十四年)。